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yuan Meng

第一屆空間信息技術與港珠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

Updated: Aug 11, 2023


The “1st Seminar on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Hong Kong-Zhuhai-Macao” was successfully held at the Convocation Room,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rom July 29 to 30, 2023 by Hong Kong-Zhuhai-Macao Station of the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of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NCHA), China. The forum aim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e forum also explore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smart conservation and re-energization of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actively helps build a cultural power, Thirty experts, schola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NCHA, Tsinghua University, -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Guangzhou Ok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rticipated in the seminar.


為深入推動空間信息技術在數字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應用研究,探索數字文化遺產智慧化保護和發展的未來方向,並積極助力打造文化強國,「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港珠澳工作站(香港大學)(分別簡稱空間信息技術科研基地、港珠澳站(港大))主辦了「第一屆空間信息技術與港珠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於2023年7月29日至30日在香港大學順利舉辦。來自國家文物局、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廣州歐科、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古跡辦事處等單位的30位专家學者與師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第一屆空間信息技術與港珠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海報


「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港珠澳工作站主任葉嘉安院士主持開幕式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科技處錢坤處長開幕致辭


「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主任党安榮教授開幕致辭


1. 研討會開幕式由香港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港珠澳站主任葉嘉安院士主持。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科技處錢坤處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文物局空間信息技術科研基地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文化遺產保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党安榮教授分別致辭,隨後錢坤處長、党安榮教授、葉嘉安院士分別向參會的專家學者和師生進行了學術報告。


國家文物局錢坤處長開場報告「文物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發展方向


1.1科技教育司科技處錢坤處長在開場報告中介紹了「文物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發展方向」。在第一部分,她介紹了當前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並強調了國家對文物遺產保護的重視。同時,她從防、保、研、管、用等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當前先進科學技術在我國文物遺產保護領域的應用。在第二部分,錢坤處長向大家介紹了我國已建設的面向文物遺產保護的八批共40個科研基地概況,包括各基地的特點以及發展目標等。最後,她從宏觀需求、方法、基礎以及導向四個方面總結了文物科技工作在「十四五」期間的科研重點。整體報告涵蓋了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和挑戰,以及科技創新在這一領域的重要作用,為未來的文物保護和數字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空間信息技術科研基地主任党安榮教授的報告「數字孿生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探索」


1.2 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主任党安榮教授的報告主題是「數字孿生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探索」。在第一部分,他介紹了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發展目標、組織結構、學術生態、學術活動以及工作站的相關信息。在第二部分,党安榮教授首先剖析了數字孿生的概念,並引出以數字孿生為指導方法開展的重點科研基地項目《長城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空間信息技術方法研究》。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目前完成情況,突顯了數字孿生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要作用與優勢。在報告的最後,党教授以元宇宙為例,闡述了對空間信息科技面向文物遺產保護領域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


港珠澳站主任葉嘉安院士報告「港珠澳工作站介紹與港珠澳大灣區古建築虛擬導遊」


1.3 重點科研基地港珠澳工作站主任葉嘉安院士的報告主題是「港珠澳工作站介紹與港珠澳大灣區古建築虛擬導遊」。葉院士在報告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接下來,他總結了工作站成員香港大學、珠海市規劃設計院以及澳門科技大學近期圍繞文物遺產保護和信息化所做的工作,以及工作站的發展目標和科研方向。在報告的第二部分,葉院士以360歷史文物建築虛擬旅遊為例,介紹了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傳播的虛擬實景技術研究與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讓遊客在虛擬環境中親身體驗歷史文物建築,促進文化傳承與普及。最後一部分通過介紹香港大學悠久的信息技術課程開展,以及研究團隊所開展的導航導遊和智慧門牌項目,展示了香港大學在空間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深厚研究基礎。


2.研討會的第二場「大灣區智慧遺產保護的實踐分享」的學術報告由香港大學助理教授、港珠澳站(港大)副主任薛帆博士主持,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勇,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港珠澳站(珠海規劃院)副主任陳思寧,香港大學實務助理教授余家聲分別進行了學術報告。


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王勇副董事長報告「文物主題遊徑數字化構建的探索與實踐」


2.1 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王勇副董事長的報告主題是「文物主題遊徑數字化構建的探索與實踐」。首先概述了文化主題遊徑的概念以及對其進行數字化構建的體系和動力,接下來從文化主題遊徑數字化構建的背景、四化模型(數字化、知識化、故事化、視覺化)、構建方案以及未來發展設想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後利用已完成的三個項目案例《嶺南教育歷史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活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南粵古驛道項目》和《廣東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綜合管理平臺--三星堆智慧博物館平臺》向大家展示所提出的四化模型以及構建方案的具體實踐。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陳思寧院長報告「珠海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應用探索」


2.2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港珠澳站(珠海規劃院)副主任陳思寧的報告主題是「珠海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應用探索」。該報告首先介紹了珠海市重要的文化遺產價值和體系,包括珠海市的歷史和特色等方面。接下來,報告詳細介紹了珠海市在文物保護與活化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全面的普查登記、層次明確的規劃、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主體方針、公眾共建共用的實施方案,以及最終完備的保護與活化體系的建立。在最後一部分,報告回顧了空間信息技術在珠海市文物遺產保護中的應用,具體涵蓋了文物遺產資料庫搭建、掃描重建備案等方面。此外,報告還對空間技術在考古調查與勘探、提高文化遺存保護與修復的精確度、文化遺產追蹤與管理、文化遺產的展覽與傳播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展望。


香港大學實務助理教授余家聲報告「香港文物建築保護實踐概覽」


2.3香港大學實務助理教授余家聲的報告主題是「香港文物建築保護實踐概覽」。首先,他介紹了香港文物建築保護的歷史發展和現狀,重點分析了文物建築的評定包括歷史沿革、過程、標準以及相關法律的推出和發展。接下來,他通過中環皇后柱等案例,深入分析了香港文物建築保護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從這些案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然後,他介紹了香港已有的新型空間技術在文物建築保護中的應用。同時,通過分析新加坡的成功實踐案例,向大家闡述了新型空間技術對於香港文物建築保護的巨大潛力。這些技術為保護和保存文物建築提供了嶄新的途徑,對於香港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有著深遠的意義。最後,他通過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強調了保護文物建築對於香港社會的重要性。文物建築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凝聚著香港獨特文化和身份的重要象征。保護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有助於激發社會對過去的記憶,同時促進當代社會的發展和凝聚。


3.研討會的第三場以「數字遺產保護的空間信息技術應用」為主題由葉嘉安院士主持。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港珠澳站(澳科大)副主任鄭劍藝博士、香港大學講師鄧穎博士、香港大學助理教授薛帆博士分別進行了學術報告。


澳門科技大學鄭劍藝博士報告「基於機器學習的澳門傳統灰磚建築外牆面損傷類型識別方法」


3.1 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港珠澳站(澳科大)副主任鄭劍藝博士的報告主題是「基於機器學習的澳門傳統灰磚建築外牆面損傷類型識別方法」。該報告首先從背景出發深入探討了澳門傳統灰磚建築外牆面損傷及修復的重要性,其次從多個角度詳細闡述了灰磚牆的損傷分類以及可能的環境影響因素,接下來介紹了所運用的損傷識別機器學習方法,解釋了數據集的獲取與處理方法,並且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了準確清晰的損傷分類結果。最後,鄭劍藝博士介紹了澳門已有的建築文物遺產,並強調了當下空間信息技術在澳門應用的巨大前景。


香港大學鄧穎博士的報告「小漁村•大石藏——世界級花崗石之築建傳奇」


3.2 香港大學鄧穎博士的報告主題是「小漁村•大石藏——世界級花崗石之築建傳奇」。鄧博士首先通過包括古畫、書籍、以及檔案等多方面的史實向大家介紹了香港花崗石悠久的歷史。接下來通過介紹在海內外大量由香港花崗石建造的建築向大家展示了香港花崗石深遠的社會影響。最後介紹了已完成的對於由花崗岩建成的香港燈塔的調研保護項目,向大家展示了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艱巨性。整個報告以花崗石為出發點強調了香港歷史文物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香港大學薛帆博士的報告主題是「面向遺產數字孿生的自動3D點雲建模和分析」


3.3 香港大學助理教授、港珠澳站(港大)副主任薛帆博士的報告主題是「面向遺產數字孿生的自動3D點雲建模和分析」。在這次報告中,薛帆博士首先介紹了點雲與數字孿生的技術基礎和應用,為聽眾帶來了對這些領域的全面瞭解。在第二部分,薛博士分享了他的團隊在建築領域自動模型重建方向的實踐工作,這包括辦公樓、古建築以及城市尺度的應用。接下來,薛博士以銅鼓點雲掃描結果中的造型蛙為例,向聽眾重點介紹了自動點雲分析的方法、作用和重要性。這些方法在文物遺產保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並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保存我們的文化遺產。最後一部分,薛博士總結了現有點雲技術在文物遺產保護方面應用的一些不足,並展望了其未來廣闊的應用前景。


專家學者交流討論環節



葉嘉安院士和党安榮教授致閉幕詞



葉嘉安院士分別向清華大學、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及澳門科技大學頒發感謝信


在所有報告和討論結束之後,葉嘉安院士和党安榮教授以鼓勵大家未來在多層次、多方面聚焦于大灣區,開展空間技術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工作作為總結,向大家展望了對於國家文物局港珠澳站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最後,葉嘉安院士代表港珠澳站(港大)向支持和參與本次會議的單位和個人頒發了感謝信。


本次會議就空間信息技術在數字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傳承方面涉及的國家需求、應用探索、典型案例以及前沿發展等議題進行了積極而深入的分享和討論。與會代表就港珠澳工作站的合作研究方向,特別港珠澳地區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進行了詳細探討。會議的目標在於充分了解科研基地與工作站的角色作用,將信息技術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傳承相結合,為港珠澳數字文化遺產的未來注入更多動力與活力。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編輯:梁棟、周茜雲

攝影:蒙思淵

責任編輯:薛帆

300 view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